软银集团65亿美元完成对Ampere Computing全资收购
2025年11月26日 14:58 发布者:eechina
日本软银集团今日(美国当地时间11月25日)通过子公司Silver Bands 6正式完成对美国半导体设计公司Ampere Computing安晟培半导体的全资收购,交易总价达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0.93亿元)。此次收购标志着软银在人工智能硬件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Ampere将作为全资子公司纳入软银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其财务与运营数据自收购日起生效。收购背景:AI算力需求驱动下的战略决策
Ampere Computing由英特尔前高管芮妮·詹姆斯(Renee James)于2018年创立,专注于基于Arm指令集架构的数据中心处理器研发。公司凭借低功耗、高能效的芯片设计,在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场景中快速崛起,客户涵盖微软Azure、甲骨文云等头部企业。然而,受全球半导体市场波动影响,Ampere近年来营收承压,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52亿美元下滑至0.16亿美元,净亏损累计达19.26亿美元。尽管如此,其技术路线与软银旗下Arm生态的深度协同潜力,成为此次收购的核心驱动力。
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在声明中强调:“人工智能的未来需要突破性计算能力支撑,Ampere在芯片设计领域的专业积累将加速这一愿景实现。”此次收购前,软银已通过2016年收购Arm、2023年投资英国AI芯片公司Graphcore等动作构建算力版图。今年1月,软银联合甲骨文、OpenAI成立“星际之门”项目,承诺向美国AI基础设施投入5000亿美元,而Ampere的加入将为其提供自主可控的服务器处理器解决方案。
交易细节:监管审查与资本运作双突破
此次收购历经近9个月筹备。今年3月,软银与Ampere及股东(包括甲骨文、凯雷资本)达成初步协议,但需通过美国反垄断审查及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安全评估。11月18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结束审查,为交易扫清最后障碍。软银采用全额现金支付方式,以规避股权置换可能引发的整合风险,同时承诺保留Ampere现有管理团队及研发中心,确保技术连续性。
市场对此反应积极。收购消息公布后,软银股价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早盘一度上涨8%,市值突破22万亿日元。分析师指出,Ampere的加入将强化软银在AI芯片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一方面,其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可与Arm的IP授权业务形成协同,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与Graphcore的AI加速器技术结合,软银有望打造覆盖从训练到推理的全栈算力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战略价值显著,软银仍需应对多重挑战。首先,Ampere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证明自身技术优势。目前,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由英特尔至强、AMD EPYC主导,Ampere虽在能效比上领先,但生态兼容性与客户粘性仍需提升。其次,软银需整合旗下AI资产避免内耗。例如,Graphcore的IPU与Ampere的CPU在功能定位上存在重叠,如何差异化布局考验管理层智慧。
不过,行业普遍看好此次收购的长期价值。IDC分析师认为,随着全球AI算力需求以每年40%以上速度增长,具备自主架构的芯片供应商将获得溢价空间。软银凭借Arm的生态影响力与Ampere的技术积累,有望在2026年后实现盈利拐点。孙正义在内部会议中透露,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20亿美元用于Ampere下一代芯片研发,目标将能效比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此次收购不仅是软银转型AI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关键一步,更折射出全球科技巨头对算力主权的争夺。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自主可控的芯片供应链已成为国家战略竞争焦点,软银的布局或将重新定义AI时代的产业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