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IDE:嵌入式和AI开发的未来

2025年11月05日 18:21    发布者:eechina
作者:David Perez,ADI软件与安全事业部嵌入式软件总监



集成开发环境(IDE)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传统意义上披着“图形界面”外衣的编译器,已不再能满足当今的需求。随着嵌入式系统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且AI开始融入几乎所有设计中,开发者需要的是能够理解开发者工作内容的开发环境。新一代IDE应能帮助驾驭复杂性,强化安全性,并让软件开发工作更加轻松愉悦。

嵌入式开发工具现状

嵌入式软件行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开发者所依赖的工具已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现代硬件设计。
•        SoC(片上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但IDE仍处于分散割裂的状态。
•        开发者为了让一个系统运行起来,经常需要在多个厂商提供的开发环境之间来回切换。
•        在多个DSP和MCU之间调试复杂问题可能需要花费数周时间。
•        当模型因硬件资源受限而无法正常部署时,AI工作流程就会停滞不前。
•        安全性、可重复性和自动化现在已是必不可少,而非可有可无。
如果继续依赖针对简单系统构建的传统IDE,边缘端的创新将会放缓。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驾驭当今系统复杂性的平台。

IDE简史

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IDE还只是集合编译器和JTAG调试器的简单工具。虽然能很好地支持单核MCU的开发,但除了代码编辑和基本调试之外,几乎没有额外的功能。

随着系统的发展,厂商添加了引脚映射、时钟配置和RTOS感知等功能。这些新增功能虽然有所助益,但往往局限于特定生态或厂商。一旦更换芯片,整个工作流程也必须彻底改变。

随后,Zephyr、RTOS等开源项目陆续登场,Visual Studio Code也迅速崛起,使得业界对开发环境的预期发生重大变化,开发者的核心诉求包括:
•        可移植
•        自动化
•        可扩展

通用软件开发已普遍采用容器化构建和CI/CD流水线。然而,嵌入式工具似乎还停留在原地。

阻碍嵌入式IDE发展的因素

尽管历经数十年的演进,然而大多数嵌入式IDE仍然存在如下四大短板:
1.        碎片化:工具链与单一供应商绑定。多核系统常常需要多个IDE。
2.        AI支持滞后:鲜有IDE原生支持AI工作流程。开发者必须手动整合脚本和框架。
3.        安全集成薄弱:安全引导和OTA更新被视为独立的SDK,而非核心工作流程的一部分。
4.        开发者体验欠佳:接口不一致且陈旧,导致开发容易出错,令人沮丧。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浪费时间,重复劳动,阻碍创新。

嵌入式开发的新现状

现代SoC不再只是单一IC,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们集成了异构内核、加速器、DSP和专用功能模块,要求各部分协调运作。开发者现在必须跨界协调,跨架构调试,同时保证性能稳定可靠。

每个内核可能使用不同的指令集、内存空间和工具链。为了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开发者的工作流程必须做出改变。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现已在边缘应用中占据核心地位。开发者必须弥合以下环节之间的差距:
•        数据科学和嵌入式开发工作流程
•        模型训练(如PyTorch、TensorFlow)
•        嵌入式部署(量化、优化、硬件映射)
•        代码生成

从设计伊始,所有环节都必须确保安全,并严格遵循IEC 62443、欧盟《网络弹性法案》和其他标准。可信执行环境(TEE)、安全引导和加密信任根必须原生集成,而非事后添加。
这一切促使IDE从单纯的生产力工具转变为构建安全、智能系统的得力助手。

面向未来的愿景:CodeFusion Studio

我们见过太多类似场景:
•        工程师因低效笨拙的工具而浪费数日
•        数据科学家因硬件限制而倍感挫败
•        企业因工具局限而延缓AI的落地

这就是我们打造CodeFusion Studio的初衷,体现了我们对嵌入式开发的未来构想。秉持开放理念,我们设计了一个具有如下特性的平台:
•        支持嵌入式工程师与AI开发者无缝协作
•        从一开始就融合安全性和适应性
•        带来出众的开发者体验

CodeFusion Studio并非普通的IDE,而是一个更智能、更强大的开发环境,帮助开发者创造未来。欲了解更多有关CodeFusion Studio的信息,请点击此处。在CodeFusion Studio GitHub网站上,可获取所有最新消息、源代码和贡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