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量产全球首款18A制程芯片Panther Lake
2025年10月10日 15:03 发布者:eechina
10月9日,英特尔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市的Fab 52晶圆厂宣布,其首款基于18A制程工艺的个人电脑芯片——Panther Lake正式投产。这款采用1.8纳米RibbonFET晶体管架构与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的处理器,标志着英特尔在半导体制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出货,2026年初全面上市,剑指高端AI笔记本、电竞设备及边缘计算市场。技术突破:18A制程开启能效革命
Panther Lake的核心竞争力源于18A制程的两大底层创新:RibbonFET环绕栅极晶体管与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前者通过全环绕栅极结构减少漏电流,提升开关效率;后者将供电层移至晶圆背面,分离信号与电源传输路径,减少电压损耗。英特尔宣称,18A制程相比前代Intel 3工艺,性能提升最高达15%,芯片密度改进约30%,能效比显著优化。例如,部分型号功耗较Arrow Lake-H系列降低30%至45%,而IPC性能提升5%至13%。
性能跃升:CPU/GPU/AI三核驱动
Panther Lake采用系统级芯片(SoC)设计,集成新一代Cougar Cove性能核心、Darkmont能效核心及低功耗核心(LPE),最高支持16核配置(4P+8E+4LPE)。其图形性能由12核Xe3“Celestial”架构GPU驱动,较上一代Lunar Lake提升超50%,支持光线追踪技术。AI算力方面,平台总性能达180 TOPS,其中NPU贡献120 TOPS,GPU提供50 TOPS,CPU贡献10 TOPS,可本地运行复杂AI模型。此外,处理器支持4条PCIe 5.0与8条PCIe 4.0通道,配备4个雷电接口,扩展性全面升级。
市场战略:夺回PC份额,布局边缘计算
Panther Lake被视为英特尔重夺PC市场领导地位的关键武器。面对AMD Ryzen、苹果M系列及高通Oryon的竞争,英特尔通过统一Lunar Lake的能效与Arrow Lake的性能,为OEM厂商提供“无需在续航与性能间妥协”的解决方案。微软、联想等合作伙伴已表达强烈兴趣,计划推出搭载Panther Lake的新品。同时,英特尔将技术延伸至机器人等边缘领域,推出Intel Robotics AI软件套件,支持控制与感知功能集成。
生产与生态:千亿投资护航,政府资本背书
Panther Lake及后续18A制程产品(如2026年上半年推出的288核服务器芯片Clearwater Forest)均由亚利桑那州Fab 52工厂生产。该厂耗资超200亿美元,配备ASML最新曝光设备,目标恢复美国本土“最先进制程量产能力”。为缓解资金压力,英特尔已获得美国政府89亿美元股权投资(持股约10%),并引入英伟达50亿美元、软银20亿美元战略投资。CEO陈立武强调,18A制程将支撑未来至少三代客户端与服务器产品,奠定长期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