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53.75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2025年10月10日 08:57    发布者:eechina
据彭博社最新消息,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与瑞士工程巨头ABB有限公司(ABB Ltd.)于2025年10月8日达成协议,前者将以总计53.75亿美元的企业价值收购后者旗下工业机器人业务。

交易细节:软银全盘接管ABB机器人核心资产

根据协议,软银将全盘接收ABB机器人业务的核心资产,包括约7000名专业员工、成熟的机器人开发与编程技术体系,以及覆盖工厂、仓库场景的效率提升解决方案(含软件、传感器系统等)。数据显示,ABB机器人部门2024年营收达23亿美元,约占集团总销售额的7%,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EBITA margin)为12.1%。此次剥离将为ABB带来约53亿美元的净现金收益,并产生约24亿美元的非经营性税前账面收益。

ABB董事长Peter Voser在公告中坦言,机器人业务与集团其他业务之间的“业务和技术协同作用有限”,剥离后集团将更聚焦于电气化与自动化核心赛道。而软银董事长孙正义则将此次收购定义为进军“物理AI”(Physical AI)的关键布局,强调要通过技术整合实现“突破性变革”,推动“人工超级智能(ASI)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

战略意图:软银构建AI全栈生态的闭环

此次收购并非软银首次在机器人领域落子。近年来,软银已通过旗下公司布局机器人赛道:拥有专注人形机器人与物流机器人研发的软银机器人公司,收购美国物流机器人技术企业Berkshire Grey,并投资AutoStore、Agile Robots、Skild AI等细分领域专业公司。此次纳入ABB机器人业务,将补齐软银在工业场景机器人应用的短板,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链条。

孙正义此前多次提及,“物理AI”是软银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即让AI技术与实体机器人结合,实现更精准、高效的物理世界交互。例如,ABB的IRB系列工业机器人已具备先进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灵活移动、精准操作;其YuMi协作机器人通过双腕设计和高灵敏度视觉系统,可与人类工人协作完成组装、包装等任务。这些技术将与软银生态内的前沿AI算法无缝对接,催生出新一代智能协作机器人。

产业影响: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格局生变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由“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电机)主导。软银的介入或将打破这一平衡。一方面,ABB机器人业务的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为软银提供了理想的物理载体和应用平台;另一方面,软银的全球资源与AI生态能力,可能推动ABB机器人技术向更智能化、柔性化的方向升级。

市场分析指出,软银此次收购的深层逻辑在于构建“全栈式AI生态”。从机器人硬件到数据中心算力,从能源保障到芯片制造,软银正试图覆盖AI产业链全环节。例如,其与OpenAI、甲骨文联合投资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以及引入英伟达参与建设的超级计算中心,将为AI模型训练和机器人技术研发提供强大算力支撑。而此次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本质上是为其AI生态补充“硬件执行端”能力,形成“技术研发-场景落地-数据迭代”的正向循环。

挑战与机遇:监管审批与产业协同待考

尽管交易双方合作意向明确,但此次收购仍需跨越监管审批与其他成交条件的门槛,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正式落地。此外,软银如何整合ABB机器人业务的技术与团队,实现与现有AI生态的协同,仍是未来关键。例如,ABB机器人部门在高端制造业和新能源行业的定制化服务能力,能否与软银的全球市场网络产生化学反应,将直接影响此次战略布局的成效。

值得关注的是,软银股价在交易消息公布后已突破20000日元,年内涨幅实现翻倍。市场普遍认为,此次收购不仅将增强软银在“物理AI”领域的技术储备,更可能推动其从财务投资者向AI生态构建者的转型。正如孙正义所言:“我们正在打造一个涵盖机器人、数据中心、能源、芯片制造的完整AI生态,这将从根本上推进人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