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设立150万亿韩元“国家科技基金” 锁定AI、芯片、生物等七大核心赛道

2025年09月11日 14:17    发布者:eechina
9月10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通过电邮向全球资本市场释放重磅信号:韩国政府将牵头设立总规模达150万亿韩元(约合1080亿美元)的公私合营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生物制药、国防科技、未来汽车及电池等七大战略领域。这一投资规模较原计划的100万亿韩元上调50%,标志着韩国在尖端制造与数字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全面升级。

该基金源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2025年大选期间提出的"科技立国"战略。作为竞选承诺的核心项目,基金不仅承载着提升韩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至3%的目标,更被视为破解财阀经济困局的关键抓手。自李在明6月就任以来,韩国政府已通过修订《商法》强化董事会责任、优化股东回报机制,并计划撤回此前引发市场动荡的股票资本利得税调整提案。此次基金规模超预期扩容,进一步彰显新政府通过市场化改革激活经济活力的决心。

产业布局:七大领域构建技术护城河

在半导体领域,基金将重点支持存储芯片产能扩张。花旗集团预测,2026年全球存储芯片可能出现供应紧张,而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国企业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基金的注入有望加速3纳米以下先进制程研发,巩固韩国在AI芯片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机器人与国防科技领域则瞄准军民融合市场。韩国国防部数据显示,2024年军用机器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7%,而基金支持的"智能工厂"计划将推动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提升至45%。生物制药方面,基因治疗、细胞疗法等前沿技术获得专项资金倾斜,首尔大学医院已启动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

全球竞争:应对技术脱钩的战略防御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韩国此举被视为对技术主权的重要布局。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升级后,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占比从2022年的32%骤降至2025年的18%,倒逼产业链自主化。基金支持的"K-半导体产业带"计划将在京畿道、忠清道建设3座EUV光刻机专用工厂,形成对台湾地区、美国的技术制衡。

值得关注的是,基金特别划拨15万亿韩元用于未来汽车领域,重点突破固态电池、L4级自动驾驶技术。现代汽车集团透露,其2026年量产的IONIQ 9车型将搭载基金支持的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的技术指标直指特斯拉Cybertruck。

挑战与隐忧:执行效率决定政策成效

尽管市场情绪高涨,但基金落地仍面临多重考验。韩国经济研究院警告,若财阀企业将资金用于股票回购而非研发投入,可能削弱政策初衷。此外,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治理结构尚未明确,如何平衡政府产业导向与市场投资回报成为关键。

"我们需要看到具体项目清单和考核指标。"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Kim Dae-jong指出,2019年韩国推出的"创新成长基金"因项目筛选滞后,导致资金闲置率高达35%。此次基金设立特别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要求受资企业承诺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销售额的8%。

随着首期30万亿韩元资金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到位,这场涉及1.1万亿人民币的科技豪赌,正在重塑东亚乃至全球的技术权力格局。从半导体到生物医药,从机器人到未来汽车,韩国正以国家资本为杠杆,试图撬动下一个"汉江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