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发布革命性机器人边缘运算平台「Jetson Thor」
2025年08月26日 09:30 发布者:eechina
8月25日,英伟达(NVIDIA)在全球技术峰会上正式推出专为物理AI与人形机器人设计的边缘运算平台「Jetson Thor」,开发者套件售价3499美元,量产模块Jetson T5000(批量订单超1000台)售价2999美元。这款被英伟达创始人仁勋称为“开启物理AI与通用机器人时代的终极超级计算机”的产品,凭借2070 FP4 TFLOPS的AI算力、128GB显存及Blackwell架构GPU,成为当前机器人领域性能最强的边缘计算平台。算力跃升:7.5倍性能碾压前代,能效提升3.5倍
Jetson Thor搭载英伟达最新Blackwell架构GPU,集成14核Arm Neoverse V3AE CPU与96颗第五代Tensor核心,在FP4精度下实现2070 TFLOPS的AI峰值算力,较上一代Jetson Orin提升7.5倍;显存带宽达273 GB/s,支持128GB内存的生成式AI模型本地运行。其能效比优化显著,相同任务下功耗较Orin降低65%,CPU性能提升3.1倍,I/O吞吐量更突破性增长10倍,可并行处理16路传感器输入,实时响应速度较前代翻倍。
“从2014年Jetson系列诞生至今,AI性能已提升7000倍。”英伟达机器人与边缘计算副总裁Deepu Talla在发布会上强调,“Jetson Thor首次将超算级算力嵌入机器人本体,让人形机器人具备实时理解复杂环境、动态规划动作的能力。”
技术突破:四大核心支柱重构机器人开发范式
1. 超级计算机级算力与低精度计算优化
Jetson Thor原生支持FP4/FP8低精度运算,通过Transformer引擎将GPT、BERT等大型模型推理功耗降低40%,延迟缩短至200毫秒内。例如,运行阿里Qwen 3-30B-A3B推理模型时,FP8精度下性能提升3-5倍,FP4精度下更达10倍,每秒可生成超25个token,满足机器人实时对话与决策需求。
2. 高速传感器融合系统
平台集成4个25 GbE网络接口与Holoscan传感器桥接器,支持425Gb以太网带宽,可实时接入激光雷达、摄像头、IMU等多类型传感器数据。其硬件卸载引擎实现纳秒级响应,关键数据采用多路径冗余传输,确保工厂、医疗等高安全性场景的故障容错能力。
3. 全栈安全防护
从平台层到模型层构建多重防护:安全启动、内存加密、防物理攻击设计保障硬件安全;自定义AI模型加密与运行时行为监控防止对抗攻击;边缘-云协同通过固件TPM芯片实现身份认证,端到端加密传输保障数据完整性。
4. 生态无缝集成
Jetson Thor全面兼容英伟达软件栈,支持Isaac机器人平台、GR00T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Metropolis视觉AI平台及Holoscan实时传感处理系统。开发者可一键调用字节跳动、DeepSeek、阿里Qwen、谷歌Gemini等主流生成式AI模型,快速构建从仿真训练到边缘部署的完整工作流。
应用场景:从工业制造到医疗手术的全域覆盖
人形机器人领域,Jetson Thor已成为众擎机器人、银河通用、优必选等企业的核心计算平台。其支持的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可同步处理环境感知、语言交互与运动规划,例如在复杂工业场景中,机器人能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完成精密装配,并在动态障碍物出现时实时调整路径。
医疗领域,联影医疗基于Jetson Thor开发的手术辅助机器人,可实时融合4K内窥镜影像与患者生命体征数据,通过GR00T模型预测手术风险,辅助医生完成微创操作。据测试,该系统将手术决策时间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操作精度提升30%。
智能交通领域,万集科技的车路协同系统利用Jetson Thor的10倍I/O吞吐量,同步处理200路摄像头与雷达数据,实现交通流量预测准确率超95%,事故响应时间缩短至50毫秒以内。
市场反响:开发者生态与量产订单双爆发
自8月25日上市以来,Jetson Thor已收获全球超200家企业的量产订单。比亚迪、极氪等车企将其应用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实现城区NOA(导航辅助驾驶)的实时路径规划;优必选Walker S人形机器人搭载该平台后,复杂地形行走稳定性提升40%,任务执行效率翻倍。
“Jetson Thor的模块化设计让开发周期缩短60%。”银河通用机器人CTO王磊表示,“其187mm高度集成与40-130W可调功耗,完美适配从工业机械臂到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多样化形态。”
据英伟达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Jetson系列累计出货量突破7000万台。随着Jetson Thor的量产,英伟达正加速构建“训练-仿真-部署”三台计算机框架,推动物理AI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