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联盟发布蓝牙6.1核心规范:隐私保护与加密技术升级
2025年05月09日 10:43 发布者:eechina
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 Bluetooth SIG)今日正式发布蓝牙6.1核心规范(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 6.1),在延续6.0版本厘米级测距、低功耗音频等创新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强化隐私保护与加密机制,为全球数十亿蓝牙设备提供更安全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核心升级:随机可解析私有地址(RPA)功能落地,隐私保护再升级
蓝牙6.1新增的随机可解析私有地址(Randomized 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 RPA)更新功能,通过动态调整设备地址变更时间点,显著降低第三方追踪风险。相比传统固定地址或周期性变更方案,RPA功能将地址变更操作下放至控制器执行,减轻主机负担的同时,使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活动轨迹更难被关联。
“这一技术升级直击物联网设备隐私痛点。”蓝牙技术联盟首席技术官Jim Katsandres表示,“例如,智能手表或无线耳机在公共场所使用时,RPA功能可确保设备地址每15分钟随机更新一次,而用户无需手动干预。”
安全强化:加密机制升级为强制要求,抵御中间人攻击
蓝牙6.1将暂停加密(Pause Encryption)功能设为加密支持的强制要求,所有通过认证的设备必须支持加密状态下的临时中断与恢复。这一调整旨在应对蓝牙设备在低功耗模式下易受中间人攻击的风险,尤其在医疗监测、智能家居等高安全需求场景中,可确保数据传输的端到端加密完整性。
此外,规范明确要求设备在密钥交换阶段采用椭圆曲线迪菲-赫尔曼(ECDH)协议,并支持256位密钥长度,较上一版本安全性提升40%。
兼容性与效率优化:控制器负担降低,续航提升15%
通过将地址变更等隐私保护功能下放至控制器层,蓝牙6.1使主机芯片的资源占用降低30%。以TWS耳机为例,其单次充电续航时间可延长15%,同时保持稳定的连接质量。
“这一优化为可穿戴设备厂商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Silicon Labs无线连接事业部副总裁Matt Saunders指出,“厂商无需在隐私保护与电池容量之间妥协,即可满足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等法规要求。”
行业影响:2028年蓝牙设备年出货量或达75亿台,安全合规成竞争焦点
根据ABI Research预测,到2028年,蓝牙设备年出货量将突破75亿台,其中支持蓝牙6.1及以上版本的设备占比将超60%。此次规范升级将加速行业合规进程:
消费电子:苹果、三星等厂商已启动新规适配,预计2026年推出的智能手机将全面支持RPA功能;
汽车领域:宝马、奔驰等车企计划将蓝牙6.1的加密升级应用于数字钥匙系统,防范信号中继攻击;
医疗设备:飞利浦、美敦力等厂商正测试基于新规范的低功耗医疗传感器,确保患者数据传输的隐私性。
技术路线图:蓝牙6.2将于2025年底发布,聚焦空间音频与AIoT
蓝牙技术联盟同步披露下一代技术规划:
蓝牙6.2:预计2025年12月发布,新增空间音频(Spatial Audio)支持,并优化AIoT设备的多设备协同效率;
蓝牙7.0:研发中,目标实现10Gbps传输速率,支持8K视频流与AR/VR设备的超低延迟传输。
关于蓝牙技术联盟
蓝牙技术联盟拥有超40,000家成员公司,涵盖芯片厂商、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等全产业链。其发布的蓝牙核心规范已成为全球无线连接技术的事实标准,累计设备出货量超500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