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汽车芯片创新联盟"在安徽启动 RISC-V架构助力国产车规级芯片突围
2025年04月28日 09:32 发布者:eechina
在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以下简称"中国(安徽)科交会")期间,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招商对接活动于4月26日成功举办。活动现场,由安徽省汽车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产业链多方力量共同发起的“开元汽车芯片创新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联盟以RISC-V开源架构为核心引擎,致力于破解车规级芯片“卡脖子”难题,构建覆盖“芯片设计-车规认证-操作系统-应用生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标志着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迈入协同化、国产化发展的新阶段。破解“缺芯”困局:RISC-V架构赋能国产替代
安徽省汽车战咨委执行秘书长、安徽省汽车创新中心主任任林杰在演讲中指出,当前中国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5%,高端芯片领域对外依赖度高达80%,安全认证标准与技术积累的短板严重制约产业升级。他强调:“成立‘开元联盟’的初衷是依托RISC-V开源架构,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打通从设计到应用的全链路堵点。”
据介绍,RISC-V架构凭借开源开放、灵活可扩展的技术特性,为国产芯片开辟“换道超车”路径。联盟计划分阶段推进国产化替代:
短期目标:聚焦L2/L3级自动驾驶辅助芯片,依托国产MCU实现中低安全等级场景覆盖;
中期突破:攻克ASIL-B/C级功能安全认证芯片,覆盖新能源充电桩、BMS电池管理等核心部件;
长期愿景:开发面向城市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及中央计算平台的大算力SoC芯片。
全链路协同:打造产业链创新“共同体”
活动现场,联盟与江淮汽车、奇瑞新能源、蔚来等车企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构建“芯片-整车”协同开发平台。江淮汽车技术总监表示:“我们将率先采用联盟研发的第三代主动安全芯片,计划在20XX年落地L4级无人货运卡车。”
“开元联盟”还联合晶心科技、芯车无限等行业领军企业,共享IP核资源库与验证工具链。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祝烨博士强调:“开源架构并非简单替代,而是通过生态共建降低研发成本。例如,我们已在奇瑞商用车的线控底盘系统中实现算力提升30%,功耗降低50%。”
场景为王:万亿级市场倒逼技术突围
作为全国汽车产业重镇,安徽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跃居全国首位,已集聚江淮、奇瑞、蔚来等7大主机厂及近5万家零部件供应商。安徽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透露:“我们将开放全域测试场景,为联盟成果提供验证跑道,加速技术迭代。”
此次活动现场还签约了15个产业协同项目,涵盖自动驾驶域控制器、V2X通信芯片、高精度传感器等方向,签约金额超300亿元。中国(安徽)科交会累计促成科技转化项目金额突破1200亿元,为创新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未来蓝图:从“安徽试验”走向全球输出
“安徽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试验田。”任林杰展望,“通过整合本土供应链与开源生态,我们将推动中国标准走向国际。比如,依托芜湖港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枢纽,将‘安徽造’车规芯片嵌入全球产业链。”
开元联盟的成立,不仅为国产芯片开辟新赛道,更以开放协作模式破解技术孤岛难题。正如奇瑞商用车专家所言:“当安徽的创新基因注入产业链,中国汽车产业的‘芯’征程才真正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