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Q1财报净亏损翻倍至8.21亿美元 新CEO陈立武启动史上最大规模重组
2025年04月25日 09:45 发布者:eechina
4月25日,英特尔公司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净亏损同比扩大一倍至8.21亿美元,营收不及预期,第二季度展望亦显疲态。财报发布后,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向全体员工发送公开信,宣布将启动公司成立57年来最激进的重组计划,通过组织架构扁平化、大规模裁员及核心业务聚焦,重塑英特尔在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财务压力与战略调整双驱动,裁员规模或超2.1万人
财报显示,英特尔Q1营收未达预期,净亏损较去年同期翻倍,毛利率持续承压。第二季度营收展望进一步下调,凸显公司在PC、数据中心及AI芯片市场的多重挑战。为应对财务压力,陈立武在公开信中明确表示,将从本季度起实施裁员计划,裁员比例或超20%,涉及员工规模达2.1万人,相当于将公司员工总数削减至2010年水平。
此次裁员是英特尔过去三年内第四次大规模重组,也是陈立武上任后推动的首个重大战略举措。据内部人士透露,裁员将重点针对非核心业务部门及管理层级冗余岗位,旨在降低运营成本,将资源集中于AI芯片、18A制程研发及代工业务。陈立武在信中坦言:“我们必须以新的方式降低成本,同时确保对工程人才和技术路线图的必要投资。”
组织架构扁平化:八层管理层级精简至三级
除裁员外,陈立武宣布将彻底重构英特尔的组织架构,推动管理层级从目前的八层以上压缩至三级,核心工程职能将直接向执行团队(ET)汇报。这一调整旨在消除官僚主义,提升决策效率。例如,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芯片事业部、客户端计算事业部等关键部门将跳过中间管理层级,直接由陈立武及首席技术官萨钦·卡蒂(Sachin Katti)领导。
为进一步简化流程,英特尔将取消不必要的会议、减少非核心培训与文档编制,并引入实时数据仪表盘替代传统报告体系。陈立武在信中强调:“我们的竞争对手精干、敏捷,我们必须打破繁文缛节,让工程师回归技术本源。”
核心业务聚焦:AI芯片与18A制程成破局关键
在战略层面,陈立武重申英特尔将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AI专用芯片、先进制程技术及代工业务。公司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基于18A制程的Panther Lake处理器,其AI性能较前代提升5倍,并已与微软、戴尔等合作伙伴共建AI PC生态。此外,英特尔首款18A服务器芯片Clearwater Forest将于2026年量产,代工业务则计划通过与台积电2nm制程合作,缩短与行业领先者的差距。
为支持这一战略,英特尔近期以44.6亿美元出售FPGA子公司Altera 51%股权,并获得美国政府85亿美元芯片制造补贴。陈立武在信中表示:“英特尔必须成为全球顶级代工厂,而18A制程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武器。”
员工政策调整:混合办公改为每周四天到岗
在重组过程中,英特尔同步调整员工政策,要求混合办公员工自9月1日起每周到岗四天。陈立武解释称,这一调整旨在强化团队协作与文化凝聚力,减少“非必要的内部行政事务消耗”。他同时承诺,公司将通过更灵活的OKR考核体系及“去层级化”管理,赋予高绩效员工更多自主权。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尽管重组计划短期内可能引发股价波动,但资本市场对陈立武的改革方向持谨慎乐观态度。财报发布后,英特尔股价盘后上涨3.2%,投资者认为裁员与架构调整有助于降低长期成本。然而,分析师指出,英特尔需在2026年前推出具有竞争力的AI芯片,并确保18A制程量产,否则可能进一步丧失市场份额。
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英特尔的裁员潮亦引发连锁反应。据统计,2025年以来,博世、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巨头已累计裁员超1.2万人,凸显行业对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
结语
陈立武在公开信结尾写道:“英特尔曾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只要我们决心变革,就一定能重回巅峰。”这场涉及数万员工命运的重组,不仅是对英特尔管理效率的考验,更是其能否在AI时代重新定义半导体行业格局的关键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