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打造大湾区AI创新人才高地​

2025年04月23日 10:29    发布者:eechina
4月21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图灵奖得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John Edward Hopcroft(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校长毛军发,罗湖区及南山区领导,以及近20位两院院士、政界与学界代表、企业领袖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该学院的成立旨在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标志着深圳大学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性创新,为全球科技竞争注入新动能。

​​学科融合与产教协同 构建“X+AI”生态体系​​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教育与科研高地,构建覆盖本硕博一体化的完整学科体系。学院依托深圳大学在大数据、计算科学、芯片设计等领域的科研优势,设立多个前沿方向:

​​基础理论研究​​:聚焦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认知智能模型与具身智能(Embodied AI);
​​多领域应用​​:推动AI在电子、医学、空间科学、文化艺术等跨学科场景中的深度融合;
​​“X+AI”与“AI+X”模式​​:通过跨学科交叉,赋予传统学科智能化升级能力。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在揭牌仪式上强调:“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学院将以‘厚基础、重交叉、国际化’为理念,深度对接大湾区产业需求,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助力深圳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顶尖师资与产业联盟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学院首批汇聚了强大的教研团队,包括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日本工程院院士、5位国家级人才及2位国家青年人才,总计约80人规模的师资队伍。同时,深圳大学已与腾讯、华为、云天励飞等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及产业转化。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指出:“未来世界是Agentic AI和推理芯片的时代,而学术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石。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将加速产学研融合,为深圳及大湾区提供原创技术源头。”

​​科研平台与产业生态 助力成果转化​​

人工智能学院依托深圳大学现有的国家级与省级科研平台,包括:

​​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
​​腾讯云人工智能国家现代产业学院​​
​​广东省算力提升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光明实验室​​

通过这些平台,学院将攻关智能芯片、具身机器人、医疗AI等关键技术,并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闭环。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还规划设立“政策引领-技术研发-商业应用”全链条合作模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AI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区域联动与政策支持 共建大湾区科创高地​​

近年来,广东省及深圳市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2024年7月,广东省政府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高校建设高水平学科,打造人才与技术高地。目前,大湾区已形成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学院集群。随着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加入,区域协同创新效应将进一步放大。

​​未来展望:从深圳走向世界​​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中国人工智能教育与科研版图的重要补充。学院计划于未来5年内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AI人才培养基地与原创技术发源地,为“双区”建设及全球科技竞争提供核心驱动力。


​​【附录】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批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
具身智能与多模态交互
医疗影像与健康AI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
AI芯片设计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