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
2025年03月26日 18:03 发布者:eechina
作为科技竞争制高点之一的量子计算技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这是许多人都关心的话题。我们询问了DeepSeek。它是这样回答的。量子计算的实际应用时间表在科技界存在显著分歧,主要观点可总结如下:
1. 乐观预测:5至10年内实现初步应用
谷歌的多位高管认为,量子计算可能在5到10年内进入实用阶段。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多次在公开场合(如迪拜世界政府峰会)表示,量子计算机的“切实可用”需要5至10年时间,并类比十年前的AI发展,认为当前处于技术突破的前夜。
谷歌量子AI硬件负责人Julian Kelly在2025年3月的最新发言中更明确提到,5年内可能迎来首个实际应用,例如模拟尖端物理系统或生成新型数据,这类问题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
2. 保守观点:15至30年甚至更久
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真正“有用”的量子计算机需要15到30年时间,理由是当前量子处理单元(如量子比特)的数量需提升至目前的100万倍(目前谷歌最先进芯片仅有105个量子比特)。
Meta CEO扎克伯格也持谨慎态度,认为实际应用仍需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3. 技术挑战与关键进展
量子比特规模与纠错:当前技术瓶颈在于量子比特的稳定性和纠错能力。谷歌在2024年12月宣布量子纠错取得突破,但实现百万级量子比特仍需长期研发。
应用领域的优先级:早期应用可能集中在材料科学(如电池研发)、药物模拟和物理系统建模等领域。例如,谷歌的“Willow”芯片已在特定问题上展现出远超传统计算机的效率。
行业竞争与合作:微软推出“Majorana”芯片,尝试通过新物质状态提升量子计算效率;英伟达虽未生产量子芯片,但联合多家企业探讨技术融合。
4. 市场与投资的动态
黄仁勋的保守言论曾导致量子概念股大幅下跌(如部分企业单日跌幅超16%),而谷歌的乐观预期则提振了市场信心。
全球科技巨头(如谷歌、微软)和国家层面的投资已达数十亿美元,中美两国竞争尤为激烈。
总结
综合来看,量子计算的实用化时间取决于技术突破的速度。短期(5年内)可能实现特定领域的初步应用(如物理模拟),而广泛商业化则需更长时间(10年以上),尤其是需要解决量子比特扩展、成本控制及与传统计算生态的兼容性等问题。建议持续关注谷歌、微软等企业的技术进展及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