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落后、市场下滑,韩国半导体大败退
2025年03月10日 13:11 发布者:工程新闻
据韩国媒体ZDNet Korea 2月24日报道称,三星电子近期已与中国存储芯片厂商签署了开发堆叠400多层NAND Flash所需的“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技术的专利许可协议,以便从其第10代(V10)NAND Flash产品(430层)开始使用该专利技术来进行制造。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掌握3D NAND混合键合关键专利的公司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而三星、SK海力士等韩国半导体企业几乎无法绕开中国半导体企业的专利布局。
与此同时,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最新数据显示,三星电子正面临DRAM和NAND闪存盈利能力下滑的困境,业绩表现欠佳。多重因素叠加,使得三星不得不正视自身在专利方面的局限性,并与中国半导体企业达成合作,以提升其存储板块的竞争力。

知识产权法律公司Mathys&squire的最新报告也显示,2023-2024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猛增42%,从32840件增至46591件,同比增长42%,在所有地区中增长最为强劲,超过包括韩国在内的其他地区。这表明中国半导体行业在中美技术竞争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大韧性。
面对增长困境,韩国半导体行业也在反思。据韩联社23日报道,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KISTEP)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韩国在大多数半导体技术领域已被中国赶超。例如,在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储技术方面,韩国得分为90.9%,低于中国的94.1%;在高性能、低功耗AI半导体领域,韩国得分为84.1%,落后于中国的88.3%。此外,在功率半导体和新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方面,韩国也均落后于中国。
与此同时,韩国半导体行业的“最后防线”——HBM板块也面临来自中美的压力。美光目前已向英伟达的AI芯片供应8层HBM3E芯片,尽管其市场份额仍远低于12层HBM3E芯片的领导者SK海力士,但领先于三星电子的HBM产品和市场进度。近日还有消息指出,美光即将开始量产其12层堆栈的HBM,并将其供应给英伟达。然而,美光在赶超了三星电子之后,如今还正努力在今年晚些时候几乎与SK海力士同步量产16层HBM3E。

韩国半导体企业在复杂的局势下,正面临着技术赶超和市场竞争力上的双重压力。而这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尽管美国政府在半导体领域施加了全方位的压力,但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和突破,中国企业或将能捕捉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