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东发布重点工程计划,加速半导体产业发展

2025年02月10日 10:10    发布者:eechina
近期,北京和广东两地纷纷发布重点工程计划,将半导体产业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旨在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加速推进半导体产业的创新与升级,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两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

北京市于近日正式发布了2025年“3个100”重点工程计划。该计划涵盖了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总投资额高达约1.4万亿元。在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中,半导体项目占据了重要地位。据全球半导体观察统计,上榜的集成电路类项目包括DRAM存储器技术示范线项目、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光电子芯片及器件制造基地项目等。其中,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30亿元,规划总产能5万片/月,主要面向显示驱动、数模混合、嵌入式MCU等领域。此外,DRAM存储器技术示范线项目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北京市在半导体存储器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与此同时,广东省也发布了《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了到2025年初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并将半导体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广东省将加大研发投入,攻克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集成电路自主可控水平。同时,广东还将加快华润微、方正微、粤芯、增芯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和产能提升,补齐集成电路制造、先进封测等短板,大力发展材料及装备产业。

具体来看,广东省内的半导体项目进展迅速。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已于2024年12月31日顺利实现通线投产,该项目将主要生产40-90nm工艺的功率IC和MCU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多个领域。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也于2025年1月2日正式通线,标志着广东省在半导体技术创新和产能建设方面取得了坚实进展。此外,广州增芯科技12英寸晶圆制造产线也于2024年12月31日投产,首批产品良率达99.7%,展现了广东省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强劲实力。

北京和广东两地的半导体产业重点工程计划,不仅聚焦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注重完善产业链生态和提升整体竞争力。北京市通过“3个100”重点工程计划,加快完善集成电路创新生态,做优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广东省则通过实施“广东强芯”重大科技工程,在关键材料、器件、软件、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值得一提的是,两地的半导体产业项目均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例如,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和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均投资数百亿元,旨在形成大规模的半导体芯片生产能力。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将推动两地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将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注入强大动力,助力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