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LNL研发新型铥激光技术,有望变革芯片制造

2025年01月06日 11:55    发布者:eechina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正在开展一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研究,旨在重塑半导体制造行业。其核心是一种基于铥元素的拍瓦(petawatt)级激光技术(BAT),该技术有望成为极紫外光刻(EUV)技术中二氧化碳激光器的重要替代方案,并将光源效率提升约十倍。

极紫外光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之一,主要用于制造制程小于7nm的芯片。然而,EUV光刻技术的高能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现有的EUV系统依赖高能激光脉冲,通过蒸发锡滴来产生等离子体,从而发射出13.5纳米波长的光。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冷却和真空环境支持,还伴随着极高的功耗,低数值孔径(Low-NA)和高数值孔径(High-NA)EUV光刻系统的功耗分别高达1170千瓦和1400千瓦。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LLNL的研究团队提出了BAT技术。与当前主流的约10微米的二氧化碳激光器不同,BAT激光器的工作波长为2微米。这一改变理论上能够显著提高锡滴与激光的相互作用效率,从而提升等离子体到EUV光的转换效率。此外,BAT技术采用了二极管泵浦固态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气体激光器,不仅在电效率上表现更佳,还具备优良的热管理能力。

在过去五年中,LLNL的研究团队已经在理论模拟和概念验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科学家们通过理论等离子体模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BAT激光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LLNL激光物理学家布伦丹·里根表示,这些研究为EUV光刻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并将继续探索这一技术的可能性。

BAT技术的出现,为半导体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据LLNL称,该技术有望促成下一代“超越EUV”(BEUV)光刻系统的生产,从而制造出更小、更强大、制造速度更快且耗电量更少的芯片。这不仅将满足半导体行业对更高分辨率光刻机的需求,还将有助于降低先进芯片制造成本,打破当前EUV光刻机面临的成本高昂、工艺复杂等瓶颈。

然而,BAT技术的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现有的EUV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BAT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长时间的流程改进和基础设施升级。尽管如此,随着半导体制造行业对更高效、更节能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BAT技术无疑为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