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团队成功研制出全新纳米级3D晶体管
2024年11月07日 09:40 发布者:eechina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宣布了一项具有重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成功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纳米级3D晶体管。这一创新成果不仅突破了传统硅晶体管的物理性能局限,还展示了量子效应和垂直纳米线结构在电子设备设计中的巨大潜力。硅晶体管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一直以来都受到其物理性能局限的困扰,特别是在低电压运行环境下。这一限制被称为“波尔兹曼暴政”,已成为阻碍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克服这一限制,MIT团队利用锑化镓和砷化铟组成的超薄半导体材料,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纳米级3D晶体管。
这种全新的3D晶体管采用了垂直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VNFET)技术,通过垂直结构管理电子流,有效规避了传统水平晶体管的限制。据悉,该晶体管的直径仅为6纳米,能够在远低于传统硅晶体管的电压下高效运行,同时性能与之媲美。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对现有硅基技术的有力挑战,并为高性能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路径。
除了垂直纳米线结构外,MIT团队还创新性地将量子隧穿原理引入晶体管设计中。在量子隧穿现象中,电子可以穿过而非翻越能量势垒,这使得晶体管更容易被打开或关闭。利用量子力学特性,这些晶体管能够在几平方纳米内同时实现低电压运行和高性能,从而在芯片上集成更多的3D晶体管,有望开发出更快、更强的电子设备,同时更节能。
MIT博士后、新晶体管论文的主要作者邵燕杰(Yanjie Shao)表示:“这项技术有可能取代硅,你可以任意将其用于现有的硅晶体管领域,且效率更高。”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在于其尺寸的缩小和性能的提升,更在于其开启了全新的电子设备设计思路。
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Donner工程学教授Jesús del Alamo对这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物理学的限制,展示了全新的可能性。尽管商业化道路上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但从概念上讲,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将对高性能电子器件的开发产生深远影响,还将在多个行业引发广泛应用。在智能设备领域,未来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可以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显著减小体积与重量,满足日益增长的轻薄便携需求。在视频游戏领域,这种新晶体管既能提供更高的图形处理效率,也能降低功耗,延长设备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在数据密集型的应用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中,这种晶体管的高性能将大大提升计算效率,推动相关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