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环:TOPCon是BC电池前置技术,目前行业更应看重LCOE

2023年10月18日 10:14    发布者:zhy3622
  近两年,围绕N型电池技术路线的选型争议不断。近日,BC电池技术爆火,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几乎所有重点光伏企业都已开始研发BC技术进行储备,未来必将大放异彩。只有从现在开始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如何看待TOPCon与BC类电池关系?BC电池是现在还是未来?如何平衡产业经营与研发储备关系,找到最适合企业自身的节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多位行业专家进行了交流。  多数专家认为,在2023-2025年,n型电池对p型的迭代将加速进行,新建产能几乎全部为n型TOPCon和HJT. 基于n型硅片的电池技术都将逐渐崛起,成为新建产能的主要部分,占据更高市场份额。从央国企招标情况也能看出,n型组件占比正逐渐提高,留给p型组件继续发挥的空间已越来越有限。     一位光伏电池技术专家指出,从转换效率数值来看,BC确实是更加高效的电池技术方案,也有一些企业在进行相关技术研究,但受成本、良率限制,基本是作为技术储备,不会立刻大规模量产。未来,随着技术方案更加成熟,TOPCon可与BC技术叠加成为TBC,HJT可与BC技术叠加成为HBC,这与相关企业目前以n型技术为主并不矛盾。目前,多家企业n型电池制造良率可以达到与PERC持平或接近,为从技术层面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光伏龙头企业TCL中环为例,近日,他们提出了25GW的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扩产计划,并在深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中详细介绍了相关布局。回复内容显示,在技术工艺方面,公司在n型硅片领域具有行业领军地位,可为n型TOPCon电池提供最佳的匹配硅片,使电池及下游组件产品实现更高的功率输出;公司在掌握PERC全流程工艺技术基础上,已成功开发并应用的差异化TOPCon电池技术,使得公司量产TOPCon电池产品光电转换效率实现25.7%的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实现较优的非硅成本优势,未来还将通过持续优化保持电池的技术优势。     TCL中环技术人员表示,TOPCon电池工艺已经接近半导体MOS工艺特点,其工厂净化间等级要求与PERC电池存在本质差异。由于此差异,工艺对生产设备要求同样存在差异,PERC的技术、工序或生产设备与TOPCon虽然部分原理相似,但不能完全实现共用,一般仅在非核心设备包括化学处理、制绒、部分检测设备等可以共用。  他强调,TCL中环是行业内少数掌握TOPCon电池系统化专利和工艺制造Know-how的电池制造厂商。公司在n型TOPCon高效电池的设计、制造等方面领域已完成了工程技术储备,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经获得电池相关授权专利97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4项。在上述电池专利中,N型TOPCon高效电池相关授权专利为53项,包括5项发明专利和48项实用新型专利,覆盖了电池的结构设计、工艺、加工设备等关键环节。  从工厂生产情况看,在n型电池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能力、工厂能力以及后期的产品技术指标达标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都较过去要求更高,特别是n型TOPCon的转换效率离散性控制是项目能否达到设计目标的最大挑战。因此,要求项目的实施团队具有良好的半导体知识的训练和经验,同时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能力和工厂能力有足够的前瞻性(包括工业 4.0)。生产负责人表示,“2017 年以来,围绕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不断提升以自动化、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工厂工业4.0水平,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使公司光伏新能源的硅片、电池和组件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于网上流传的“TCL中环站队BC技术”的说法,他们也进行了纠正。技术负责人指出,从物理原理来看,一个完整的TOPCon电池结构和工艺步骤实际上是IBC电池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因此认为,TCL中环放弃了现有技术优势。他解释说,从行业发展趋势看,PERC将逐渐被更高效的TOPCon技术替代,并进一步向拥有更高转换效率的BC电池结构方向发展。新TOPCon产线可在现有TOPCon电池基础上升级为TBC电池,采用隧穿层+poly层的结构进行钝化,工艺流程部分与TOPCon相同,产线支持兼容差异化TOPCon和TBC。目前TCL中环已掌握铜制程技术及专利,可降低银浆使用成本,电池效率已明异优于主流银浆产品0.3%。“我们并非站队某一种技术,只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来追求更低的LCOE,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  索比咨询分析师表示,光伏行业所有技术的最终产品都是“电”。不同技术方案的组件产品安装在电站中,发出的电都是一样的。作为光伏从业者,我们没必要纠结某一家企业的技术路线选择,而是应该把目光放在光伏系统运行过程中,关注其单瓦发电量和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与火电等传统化石能源展开竞争。只有这样,“3060”碳目标才能如期实现,光伏才能真正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力,成为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