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现代学徒制破解东南沿海“用工荒”
2011年03月21日 10:26 发布者:1770309616
开春以来,一边是东南沿海中小企业“订单等人”、“机械等人”等需求持续“井喷”,另一边是每年培养的1000多万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寻求更对口、更适合的就业岗位而踌躇。针对这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专题培训班上说,希望地方政府与企业通过组织和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来破解东南沿海的“用工荒”。一个国家的教育资源与体系建设同所处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国情密切相关。鲁昕认为,导致东南沿海中小企业“用工荒”矛盾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本溯源之后发现,首先是就业结构性失调。一方面是岗位需求与应聘人数比往往5∶1、10∶1甚至 20∶1。另一方面企业招来的人不经过三五个月甚至一年的培训,胜任不了岗位工作。
其次是用工不稳定。很多务工者正月初六、十六走出家门后,不知道往哪里去,找工作十分盲从。可东南沿海的中小企业主十分焦虑,生产订单纷至沓来,车间迟迟招不到工人。今年规定的合同期交不出货物就要丧失信用,企业明年就有可能关门倒闭。
第三是就业收入低。一个月1700元或2000元的工资水平,难以让务工者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体面地工作与生活。
第四是忽略了“80后”、“90后”的工作诉求与人生发展需求。现在年轻一代务工者不再像他们父辈一样,找一份工作只是为了挣工资养家糊口。他们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任何一个人看到这种现象都会很着急,何况一名教育工作者。” 鲁昕说,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破解东南沿海“用工荒”过程中是大有可为的。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就是一个十分值得一试的重要抓手。因为中职、高职在校生现已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每年1600多万新生劳动力中有近80%是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走出去的,他们是未来中国生产力的重要脊梁。
谈到现代学徒制,社会并不陌生。英国最初实行学徒制,后改办职业学校教育,近年又复归新学徒制,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受到行业企业欢迎;德国一直坚持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支柱,为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瑞士中职学校新生,先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才能注册入学,每周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在校学习的时间大致为6:4甚至7:3。除此之外,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奥地利等学徒制度都富有特色,成就斐然。
鲁昕说,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与新世纪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在职业教育中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与产业基础。
具体的实践路径是,中小企业从紧密合作的职业院校新生中直接录用“学徒”或“学徒生”,让他们在实际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上,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接受训练和开展工作,约占二分之一时间;另外二分之一时间就是通过职业院校学习必要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这些“学徒生”通过三年的时间,除成长为左手拿职业资格证书,右手拿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外,更为企业稳定了职工队伍、创造了利润,培养了年轻人对职业与企业的感情。
鲁昕要求,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要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签订好学生与企业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用好国家相关的资金政策。从而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更丰富的内涵,也让东南沿海中小企业老总的苦恼与“80后”、“90后”的烦恼少些再少些。
:victory: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