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书市场乱象:作者无法获得可观收入
2013年05月12日 23:39 发布者:1770309616
亚马逊电子书的成功让中国的业界也期待着一场“电子阅读”的革命。三年前,活跃在“电子阅读”革命前线的,除了像盛大文学一样的内容平台还有一些硬件厂商。然而,当年最火爆的汉王电纸书、锦书等产品在火了一阵子后,目前已然消声匿迹,被智能手机给“秒杀”了。即使亚马逊的Kindle,在中国也不支持中文网站的电子书。有消息称,亚马逊Kindle Fire入华日期之所以被一推再推,主因是面对中国这个扭曲的电子书市场,亚马逊表现的慎之又慎。而在中国,电子书若不能给整个商业链条上的各方带来利益,这个市场就永远无法正向成长。
三种模式
曾一手打造了《步步惊心》等“穿越”小说的悦读纪文化总裁侯开认为,“数字阅读对我们冲击太大了。我们5年前做的《梦回大清》《步步惊心》,销量都能到50 万册。现在,做一本小说,能过10万册就很不错了。5年前能卖5万册的,现在能卖2.5万册就不错了。读者可能通过电子阅读等渠道阅读了,但是由于渠道分成比例过低、电子书定价过低,实惠并没有到我们这里。”
“柴静的《看见》销量达250万册。目前,几十万销量的书比比皆是,比5年前多很多。”百道网创始人程三国坚持认为,读者绝对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而且中国人的阅读需求是在稳步上涨的。
实际上,如今所谓的数字阅读,主要的商业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模式是网络原创付费阅读,代表企业为盛大文学,让作者自由上传作品,读者自愿选择付费阅读,该模式因为直接对接读者和作者,被称作“出版商的敌人”;另一种模式是搭建渠道,和内容提供方合作,由读者付费阅读,代表企业是中国移动的阅读基地、门户网站的付费阅读频道;第三种模式是电子书在线销售,代表企业为三大B2C图书电商(当当、京东、亚马逊)、淘宝网的淘花旗舰店等。
第一种模式相对封闭,主要产品为平台上的原创作品,传统出版商一般选择和后两种模式的企业合作。然而,这种合作给传统出版商带来的收入并不高。
如今,数字阅读80%以上的收入来自中国移动。2012年,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总收入是25亿元左右,分成比例是6~4分。25亿元中的6成,15亿元由移动平台拿走,4成的10亿元给内容提供方。但是内容中的75%是网络原创的,都和传统出版商没关系。剩下的2.5亿元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做移动阅读推广的人拿走。所以,留给出版商和通过出版商出版的作者的分成不会超过2亿元。
两个市场
“网络付费阅读和传统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覆盖的人群微有重合,但重合部分不大。”程三国认为,网络付费阅读,是原有的出版世界之外的东西,其读者和内容都比较边缘。所以,内容的价格很便宜,下载一本书收费几元钱。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客户定位,就是只有手机而没有电脑的人,其消费能力也相对低下。
盛大文学占网络文学市场超过70%份额,其旗下有6家中国最大的原创文学网站,其公布的2011年营收仅为7亿元。“有那么多的用户,一年也不过几亿元的收入,而传统图书的市场容量则稳定在100亿元以上。”程三国说。“你不可能让出版商把他们最优质的,赖以生存的内容,以如此的低价放在网络平台上出售。”
程三国认为,现在的问题是,低端人群的数字阅读市场已经成熟了,而纸质书的稳定客户,也就是高端人群的数字阅读市场是一片空白。“专做小说的出版商,受网络文学产品冲击最大,因为两者的产品相似,目标客户也重合,而网络文学价格更低,出版商就没有优势了。”
美国的数字阅读革命,发生在最大的纸质书渠道商——亚马逊。贝索斯推出的阅读器Kindel,用户体验完全模仿纸书,边框和行距都完全模仿。亚马逊上线的电子书也是最优质的,其第一批上线的9万种图书中,就包括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的120种书的109种,价格达到原书的5~7折。而电子书比起纸质书,省去了纸张费、印刷费、仓储费、物流费,而且因为价格便宜方便携带,而且阅读体验没有根本区别,这使得电子书的销量更大。因此,读者受益的同时,作者和出版商关键环节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失。反观中国,电子阅读的产业链没有循环起来,移动阅读基地、电商等渠道,根本无法给出版商和作者提供像样的收入。
“当当被称作‘中国的亚马逊’,是中国最大的图书电商,拷贝亚马逊模式,他们应该最容易成功,他们和出版商之间的关系也最好。但是,亚马逊模式,前期需要资金投入,做好阅读器,做好用户体验,从技术上做好版权保护……而当当如今缺的正是资金,心有余而力不足。”某出版公司高管王帅说。
对于电子书市场的未来,沈浩波认为,只要有一个网络渠道有流量,愿意投入,都有可能崛起成为新渠道。所以渠道日后的竞争力,还会体现在和出版商、上游的关系上面。
网友评论
kunyuhe 2013年05月13日
因为中国大多数人是穷人,没钱消费个屁呀
因为中国大多数人是穷人,没钱消费个屁呀
中国人还是喜欢免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