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获美国政府57亿美元拨款,官方持股10%正式落地
2025年08月29日 10:41 发布者:eechina
8月29日,英特尔公司正式发布公告称,已收到美国政府拨付的57亿美元现金,作为后者收购其10%股权的交易对价。这笔资金源自《芯片与科学法案》未支付的补贴及政府专项资助,标志着美国首次以股权形式深度介入私营科技企业,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注入新变量。根据协议,美国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收购英特尔4.333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达10%,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除股权外,美方还获得一项5%的认股权证,若英特尔控股比例跌破51%,政府可行使该权证以维持对代工业务(Foundry)的控制权。英特尔首席财务官戴维·辛斯纳在投资者会议上强调,公司“不太可能”让持股低于50%,但这一条款仍被视为政府对技术主权安全的“终极兜底”。
此次交易资金构成引发市场热议。美国政府将此前承诺的57亿美元芯片补贴及32亿美元专项资助直接转换为股权,未新增财政支出。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未花一分钱,却获得价值110亿美元的资产”,并扬言“将全天候为国家复制此类交易”。然而,英特尔股东大卫·瓦格纳指出,公司2024年亏损达188亿美元,股价年内暴跌60%,政府注资实为“输血续命”。
白宫明确将此举定义为“美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试验田。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透露,政府计划仿效该模式入股能源、通信等关键领域企业,以降低资产负债杠杆、吸引私有资本回流。对英特尔而言,代工业务成为核心筹码——辛斯纳坦言,若无法在2026年前为14A制程找到大型客户,公司可能退出代工领域。目前,英特尔俄亥俄州新厂已因市场不确定性放缓建设进度。
公告发布后,英特尔股价盘中下跌0.18%至24.80美元/股。投资者担忧政府介入将模糊企业决策边界,加州股东维权人士詹姆斯·麦克里奇批评此举开创“恶劣先例”,可能迫使企业优先服从国家利益而非商业逻辑。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张茉楠警告,美国政府持股或触发他国对英特尔的外国补贴审查,其在非美市场的招标和投资将面临更严苛限制。
此次交易被视为美国对东亚芯片供应链的“战略对冲”。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商务部正研究对台积电、三星等企业提出类似股权置换要求,以减少对海外代工的依赖。新加坡咨询公司“01”创始人文森特·费尔南多认为,政府入股虽能短期内稳定产能,但英特尔的技术劣势和客户流失问题仍需自身破解,“国家资本无法替代市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