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酒店教父的一篇博客,我觉得写得蛮好.

2010年06月17日 15:43    发布者:步从容
------------------------------------------------------------------------
民营企业的现在和未来(2009-11-02 14:55:11)

民营企业这个概念并不具备法律上的定义,企业就是企业,和所有制本无关,分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无限责任公司,或合伙人公司。“民营”的概念基本上是中国特有,狭义上可以定义成:民间私人投资的经济实体;在广义上,只要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相对应,所有非国有独资或控股的企业,皆可称为“民营企业”,其中包括国有非控股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VC/PE投资的新型创业企业。

民营企业的现状并不理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地位看似提高了,但从总体上看,处于边缘化的地步。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在政策层面没有代言人;但数量众多,并且解决了大量就业,对财政的贡献也逐年增加。

民营企业所在领域基本是政府允许进入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里,民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有些貌似开放,实质已经形成垄断的行业,民企损失惨重,或者真是“有益的补充”。譬如:航空、电信、金融、能源、媒体等等,东星航空、分众传媒等都是现成的案例。未来,在这些领域,民营企业有所建树的可能也不大,即使出现个把“唐吉柯德”,也是勇气可嘉,实效不大的。

未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修炼内功”,围绕“客户、资本、人才、商业资源”这四个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下功夫。

在客户上,真心听取客户的声音,摸准客户的需求,并且随着客户一起成长。象汉庭早期就是根据我这个年龄段(60后)来设计产品的,但现在的客户年龄正在下移,70、80后成为主流,很快90后也会加入进来,对于他们的需求,我们要谦恭地去听、去了解。
在资本上,最好能够和国际资本嫁接,就像中国的能源一样,光靠国内,单一、价高、不稳定。

人才也要本土化+国际化。本土的企业家要学会、要善于和国际专业人士合作,对于大组织的管理和现代管理手段的使用,国际人才有经验;海归也要和本土企业家合作,学会尊重他们,虚心请教。纯海归在国内很难单独成事。别忘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管理层”(5人常委)也是“土鳖+海龟”,毛z东没出过国,朱d周e来(法)、刘s奇(法)、任弼时(法)都是“海龟”,或者半个“海龟”啊。

在商业资源上,改变过去跟政府寻租和谋皮的获得方式,也不要去等待垄断集团和既得利益者的恩赐,没有救世主,靠我们自己,将我们能够获得的资源精耕细作,将效率发挥到极致。山上并没有太多的土壤,即使有土也不象平原上的肥沃,但树木披风展露,照样郁郁葱葱,顽强而挺拔。

中国的市场经济,目前还是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强民不富”。民营企业虽说是“星星之火”,但完全可以凭借数量多、增长快、生命力旺盛、得民(消费者)心,而做大、做强。

如果说,过去的30年,民营企业得以在夹缝里生存,有了一定基础和地位;那么未来的30年就是民营资本取代国营垄断资本,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30年。那个时候的中国,才是“国强民富”的中国。
让我们为之努力!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341bdf0100g7xx.html) - 民营企业的现在和未来_季琦_新浪博客
汉庭:www.htinns.com

交流请发:jiqiblog@htinns.com

网友评论

步从容 2010年06月18日
潘石屹在北大学术研讨会上:信仰改变了我的生命

潘石屹在北京大学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感谢于维雅老师、感谢蔡德贵老师,在你们和北京大学其他一些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和辛勤付出下,才有了这次研讨会的召开。

借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机会,我回忆起自己在信仰道路上走过的历程,非常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段个人经历,希望能给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在真理道路上探求着的人们提供一个简单的实例。

我每年都会参加许多的研讨会,绝大多数是在谈论物质世界的事情。在公开场合谈自己的信仰之路,谈自己的内心变化,今天还是第一次。信仰是个人的事,是每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但我相信每个人在信仰这条道路上都会充满着疑惑、震惊、迷茫和探险。希望我在信仰之路上的一些经历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

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身边时时淳朴与奸诈,慷慨与吝啬,无神与有神,友爱与仇恨,科学与迷信并存,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让我生命初期充满着矛盾。朦胧的我像一只骆驼一样跟着别人走,跟着社会走。走进学校,学习了知识;走进寺院去拜佛;走进道观拜神,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山村的很多陋习、发生在身边的迷信和鬼的故事,让我从心里越来越觉得压抑和恐惧。

五年前,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巴哈伊,从巴哈伊的信仰者们那纯洁的面孔、慈善的语言中,我感受到这是一些受到神圣光芒照耀的不平凡的人,他们心中有爱。也是从他们那里知道,上帝会在不同时代为人类派出不同的先知,来教育和启发人类。而在我们的这个时代,上帝派来的先知、显圣者就是巴哈欧拉。他教导人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团结”,“人类一家”,“世界大同”,谁也离不开谁;教导我们“诚实是人性一切美德的基础”;教导我们要独立探求真理,真理只有一个,无论通过科学的道路或宗教的道路,都能在真理脚下相聚;教导我们物质和精神犹如两个翅膀,缺一不可;教导我们:人人是平等的,男女是平等的。神圣的语言给了我生活和工作力量,确信人生的目标是自己进步并同时推动时代进步;每天静思和祈祷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让自己每天与神圣力量有交流的机会;体会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无限的万千世界;人的生命的本质是精神的,灵魂是永恒的,并永远进步。这些都在激励我,打动我,给我智慧和力量,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个人发生了变化,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了。看待身边的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的心态也不同了。我现在看周围的人都是好人,那些以前认为的坏人,只是一些幼稚的人和病人。我的人生有了坚定的目标,就是让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一起进步。我们的家庭发生了变化,家庭中充满爱和关心,我和张欣两人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孩子们的教育和为社会服务的项目中去,寻找付出和获得的平衡。以前,我只相信科学技术带来的力量、物质的、市场的力量,学习巴哈伊后,我看到了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圣言、祈祷和为社会、他人服务获得抗的。

我是信仰道路上的后来者,初学者,但我已经踏上了这条信仰的道路,并彻底改变了我的生命。
步从容 2010年06月18日
潘石屹“传教”有一搭没一搭:这儿都是巴哈伊

《中国经济网》


网友原题:《突厥杂种潘石屹“传教”:富人要有信仰是很难的》

我在公众场合见过潘石屹两次,每一次都恰好坐在他身边,每一次都被人误认为是他秘书。作为一个记者,我是何其幸又是何其不幸啊。不幸在于,难道我就那么不像个提问者,难道我就那么像个附和者。幸运在于,有那么一小会儿,潘石屹会觉得挺窘迫的。有个姑娘挨着你坐了三个小时,要是一句话也不跟她说,那未免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10月20号那天,在澳门世贸中心的一间会议厅里,一个名为“共建和谐:科学、宗教与发展”的论坛上,潘石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传了传教。

“今天就是巴哈伊的教友大会,这儿都是巴哈伊。我也是巴哈伊。”

“你不是信道教吗?”

“以前研究道教,2004年接触巴哈伊,很快就成了巴哈伊的信徒。”

“来,你看看这个。”他递给我两本书。一本《巴黎谈话》,一本《隐言经》,分别是巴哈伊教典的最初级和最高级版本。书里说,巴哈伊是一个1844年创始于伊朗的宗教,原为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分支。1935年巴哈伊教传入中国,被翻译为“大同教”。最近在台湾开演唱会的歌手方大同就来自巴哈伊家庭,他的名字也是这个典故。

“巴哈伊很特别。别的宗教,比如佛教,认为人的身体就是臭皮囊,不承认物质的作用。但是巴哈伊强调追求经济和物质是正当、合理的行为。”

“那这个宗教岂不是很适合商人?”我翻开《巴黎谈话》,里面有篇《物质与精神的进步》,说:我们只有同时促进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才能成为完美的人。

“商人?不,巴哈伊里最多的是科学家。有个创始人还是量子物理学家呢。这是巴哈伊另外一个特别的地方,它认为宗教和科学是和谐的。”

“宗教和科学怎么可能是和谐的?”

“我一开始也不明白。刚看巴哈伊教典的时候,觉得就像《易经》,一句天上一句地下的。再往前,1989年底,我二十六七岁,很焦虑,开始研究宗教,和易小迪一起看佛经。我看不懂。后来他跟我说他也看不懂,我才松了一口气。”

“后来怎么看懂的?”

“年轻时候看《法华经》,开篇就问佛陀、迦叶的心在哪里。我不懂这什么意思。后来接触巴哈伊,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人的精神和身体是一体的。”

这时候,台上有人开始讲话,用圣徒般空旷恍惚的语言和声气。有个小男孩突然哭闹起来,被母亲抱了出去。

“你在别的宗教大会上看不到这种场面。”潘石屹压低声音跟我说,“这次算是小孩少的。巴哈伊教最强调家庭的价值,从来不反对带孩子来聚会。我的两个孩子也在北京上巴哈伊的儿童班。”

“听说巴哈伊是查建英介绍给你们的。”

“不是。不过我倒是曾经试着把别人发展成巴哈伊。比如易小迪。不过没用,他是个坚定不移的佛教徒。《隐言经》里说,富人要有信仰是很难的。要向富人传教也是很难的。不过你有时候还是会被圣言击倒。”

“你自己被哪句击倒了?”“这个。”他把《巴黎谈话》翻到第36页。一篇名为《万博中的美与和谐》的文章。

“这都是不难懂的大道理呀。”“做起来难。我学《隐言经》就学了三遍。第一遍自己学,完全不懂。第二遍和我老婆一起学,似懂非懂。第三遍和教友一起学,好像明白点儿了。”

“巴哈伊对你来说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

过了好半天,他说:“大部分是世界观,小部分是方法论。”

“哪些是方法论?我没看出来。”

“比如对于婚姻的处理,就对我很有帮助。”

我们的谈话被打断了。有人过来问我,能否和潘总合影,我含笑点头。趁机翻书,我学习了一下巴哈伊们的婚姻之道。教长阿卜杜巴哈说了:“男女双方一旦结为夫妻,彼此忠诚是首要的并且是最为重要的。”关于如何做到彼此忠诚,有两条行为指南----不要做你不愿意配偶与别人做的事情,不要做不可以告诉配偶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我浮想联翩,若有所获。
qupeng2008 2010年06月18日
挺好
fangy 2010年06月21日
very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