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芯片战负坚执锐,赢的方法只有一个(下)

2020年06月24日 22:43    发布者:小编
君临:芯片战负坚执锐,赢的方法只有一个(上)3我们都知道日韩半导体崛起,离不开美国的帮助,也是其全球分工的结果。在50年代为扶持日本发展,美国将各种先进技术成批量地转让给日本,日本工程师也被允许访问美国公司,能相对自由地接触到美国半导体生产现场。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前辈们也够拼,他们从1948年就组成“轮读会”废寝忘食地集体研读英文资料、紧密跟踪半导体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正是靠着持之以恒地钻研,日本才涌现出大批半导体科技工作者,为日本的逆袭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方面韩国靠的是“拿来主义”:一方面是以陈大济为首的海归人才;另一方面就是挖日本的墙角。在政策扶持上,日韩都相同,以举国之力攻克半导体技术。全额财政拨款设研究院、天量的信贷支持、各公司通力合作头脑风暴……台湾更不说了,人才全部是海归。以台积电为例,张忠谋是德州仪器出来的,首任技术执行官胡正明是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前共同营运长蒋尚义是德州仪器出来的,前CEO蔡力行是康奈尔大学博士……再说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可以概括为底蕴不足,力度不够。虽然我们不惜财政赤字,从80年代开始,发动了三大战役:531战役、908工程、909工程。可满打满算就数百亿,人才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已经面临断代的窘境。直到千禧之年,武平、陈大同等硅谷精英的回归,半导体行业才有所发展,但政策扶持又没跟上。真正进步快就是推出半导体大基金后,靠着买买买和在硅谷、新竹科技园区挖人,勉强把阵型摆出来。我们必须承认这很了不起,短短四五年就已实现全领域布局。但技术上普遍落后三四代,仅海思、中微半导体等少数企业能跟上趟,就这样国内已经出现很多浮躁的声音,各种“重大突破”、“领先全球”。任正非、尹志尧曾多次批评这种捧杀行为。我们能否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呢?还是拿数据说话,半导体一二期合计资本金3428亿元,带动数万亿投资,可这真的多吗?我们抛开政府和各类机构,仅从企业看:2019年,英特尔研发投入133.62亿美元,占营收比重的18.57%;高通研发投入53.98亿美元,占营收的22%;博通研发投入46.96亿美元,占营收的21%;美国有5家企业研发投入全球前十,10家企业研发投入超10亿美元,全行业研发投入398亿美元,占营收比重的16.4%。中国企业中,华为海思2019年研发投入24.39亿美元,营收占比21%,排全球第九位,其后的企业就差距甚远。中芯国际2019年研发投入47.44亿,为台积电的22.27%;闻泰科技20.9亿,韦尔股份14.94亿,汇顶科技10.8亿,除此之外再无上10亿的企业,全行业研发投入营收占比8.3%。绝对金额不如别人高,研发占营收比重也不如别人高,别人还有先发优势,拿什么比?正如那句话所说,我几代人的努力,还不如你十年寒窗苦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最好把“弯道超车”从字典里抹去。再从国家研发投入看:2018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9677.9亿元,同比增长11.8%,占GDP的2.19%。真的不算少,美国也就5623.94亿美元。可如果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1090.4亿元,占比只有5.5%,与美国15%的差距非常明显。正如任正非的观点:只有长期重视基础研究,才有国家和工业的强大,没有基础研究,产业就会被架空。芯片行业尤其明显,有强大的基础科学支持,才有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底层突破,才有EDA、IP和晶圆代工的突破,才有芯片设计乃至消费电子等应用层的创新。我们的研发现在主要在技术应用层面,要想真正实现赶超,更大的挑战是基础研究和创新。在人才培养上,也只有任正非提的最多,落实的最好,比如百万年薪招天才,而我国的电商、游戏商们只会提"福报996"。美国在这方面非常敏感,看到梁孟松、高启全、蔡力行等转战大陆带领我们突围,又开始限制人才。5月29日,特朗普签署禁令:“暂停部分中国学生和研究者进入美国。”这"漏洞"堵得非常彻底。再具体看各国半导体发展的时间:韩国和中国台湾用了15至20年,才分别成为内存和晶圆制造的全球领导者。日本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被美国打趴后,也苦熬20年,才在半导体材料及设备领域重新崛起。简言之,即使我们继续All In半导体,没二三十年不要妄谈赶超。但我们发展半导体并不是全无优势,相反我们掌握着最核心的变量—市场。4我们先回顾美日半导体贸易战,根据《日美半导体协议》:日本被要求开放半导体市场,保证5年内外国公司获得20%份额,美国对日本出口的芯片征收100%惩罚性关税。这个协议归根结底是围绕市场作文章。美国增加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日本减少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作为当时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美国只要把市场对日本关闭,日本产品再NB都只能干瞪眼。后来美国把市场份额让给韩国,就这样把日本KO了。顾客是上帝,这在半导体行业尤为适用。比如日本打压韩国,最开始是日本得意,可自韩国寻求国产替代后,国内备胎开始上马,杜邦已准备在韩国建厂生产光刻胶,我们也怒蹭热点。虽然性能上日本最优,可三星和SK海力士是最大的买方,只要肯咬牙磨合,迟早把配套企业扶持起来。这事谁笑到最后,尚未可知,但韩国官员已经在说:"谢谢你,安倍先生!"再比如台积电在美建厂,底气也是因为美国市场占台积电营收的59%,不愿意就把订单交给三星,性能差点就差点。美国早期发展半导体,也是靠军方带动,不然哪来的学习曲线效应。这无不证明半导体是买方市场。2019年,我国进口芯片30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正是我们。再从美国各企业在华营收占比看:根据高盛的数据,高通65%的营收来自中国,博通超50%,英伟达50%,英特对华依赖度也高达40%……商人无国界,这些企业的利益和中国高度绑定,打压中国可以,但不可能完全捶死我们,不然产品卖给谁?谁给钱搞研发?阻挡他们发财,即使建国再横也不可以。所以别看中美贸易战搞了一年多,却是停留在嘴炮上居多,压根没有完全堵死我们。这不6月15日,人民日报钟声:“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不可阻挡。”6月16日,美国商务部投桃报李,将允许美国公司与华为合作制定5G网络标准。斗而不破,实乃王道。对我们来说,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也好,搞海南自贸港也好,都是为了保持我们全球最大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地位。这点国家门清,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所以才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在坐拥市场这最大的利器后,我们再来看美国的持续打压,就会发现这是鞭策,是在帮我们下决心。不然以美国半导体的强大,以及国内弥漫的“快钱”思维,君临压根不认为我们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