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人体维生素的负氧离子是否越多越好
2018年08月10日 09:15 发布者:OSEN888
什么是负氧离子1. 空气负离子又称负氧离子,是指获得1个或1个以上的电子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氮占78%,氧占21%二氧化碳占0.03%,氮对电子无亲和力,只有氧和二氧化碳对电子有亲和力,但氧含量是二氧化碳含量的700倍,因此,空气中生成的负离子绝大多数是空气负氧离子。它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放电(闪电)现象、光电效应、喷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负氧离子。2. 负离子具有极佳的净化除尘,减少二手烟危害、改善预防呼吸道疾病、改善睡眠、抗氧化、抗衰老、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效果,在医学界享有“维他氧”“空气维生素”“长寿素”“空气维他命”等美称。3. 大气中的氧分子受太阳紫外线、宇宙射线、雷电、风暴及空气和山地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物质等因素诱导而发生电离,生成负氧离子。4. 水的喷筒电效应(也叫勒納德效应)森林中溪涧的跌失、瀑布的冲击等使水滴破碎,水分子破解失去电子而形成正离子,而周围空气中的氧分子捕获这些电子而形成负氧离子。这种效应被称为喷筒电效应或瀑布效应。水的流速越大,其喷筒电效应越强。5. 许多植物的茎、皮、叶等器官或组织分化成针状结构,着种曲率较小的针状结构,会发生“尖端放电”作用为诱导产生负氧离子;另外,一些树木和花草所分泌出的萜烯类和芳香物质能促使空气电离产生丰富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能够通过人的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过程对人体的机体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因此,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清新空气的负离子标准浓度也进行了相关规定。我国也将负离子纳入了气象监测系统,在空气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中国空气负离子研究学会陶名章教授表示:生态级负离子因其粒径小、活性高、自然扩散距离远的特点,具有高效、主动的空气净化效果。并且众多医学研究表明: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能够轻易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进入人体发挥广谱高效的医疗健康作用。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对负离子疗法阐述表示,负氧离子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防衰老、降低血液黏稠度,通畅心脑血管,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有良好的促进及调节作用。负氧离子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关于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至今为止已经有100多年,国内外的大量专家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各个浓度范围的都有,而且这里面包含大量的“临床实验“”临床双盲实验“,至今没有发现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因此可以理解为负氧离子对人体“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