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今晨上天:激光技术打造“千里眼”

2013年12月02日 21:21    发布者:1640190015
       亿万目光瞩目西昌,今日凌晨1:30“嫦娥三号”踏上奔月、落月、巡月之旅。此次嫦娥三号肩负三项任务:对着陆区与巡视区的地形地貌与地质结构进行调查;对着陆区与巡视区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就位分析;对地月空间和月表环境进行探测,并以月球为平台观测地球和太空。  多种设备首次用于月球探测  “我们组织了100多名科学家成立了5个研究小组。发射成功后,他们将立即投入数据的挖掘和科学目标的实现。力争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探月工程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昨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说。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它们各配置了4种有效载荷。着陆器上的是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和极紫外相机。‘玉兔’号上有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软着陆后它们进行分时工作。”阴和俊说。  阴和俊表示,这些载荷大多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研制用于月球探测。它们将完成巡天、观众、测月等任务。月基光学望远镜是人类首次把望远镜架上月球,极紫外相机将首次从月球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观测。  嫦娥三号顺利飞天,大概在一周后,嫦娥将在月球软着陆,去完成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最难的任务。安徽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凭借智慧汗水,为嫦娥登月、“玉兔”遨游月宫,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激光高度计,为嫦娥装上“千里眼”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胡以华研制的激光高度计,为嫦娥装上了“千里眼”,将助力嫦娥三号实时精确测距,准确抵达月球。  大概在一周后,嫦娥将在月球软着陆。除了减震,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另一个关键,就是高度的控制。据了解,嫦娥三号在准备着陆前,会逐渐降低动力。因此,在落月过程中,要精确地测量嫦娥三号与月面的距离。当距月面只有几米高度时,将发出关机指令,关闭探测器的发动机。而这个关机指令的发出,是实现落月的关键动作。  出生于怀宁的胡以华曾参与研制成功月球探测卫星激光高度计,实现了我国空间遥感激光探测技术与系统研制重大突破。从嫦娥一号开始,激光高度计就成为嫦娥的“千里眼”,还曾配合4D相机为月球绘制全世界第一张高分辨率主体成像图。胡以华介绍,软着陆必须实时精确测距,激光高度计能帮助嫦娥顺利登月。  低温接收机,装上月球探测“顺风耳”  “嫦娥三号”探测器启动新一轮探月之旅。记者从中国电科16所获悉,由该所自主研发、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一代低温接收机,能在-260℃的低温环境下,正常接收“嫦娥三号”来自遥远太空的微弱信号,被誉为月球探测的“顺风耳”。  16所低温电子研发部主任王生旺介绍,在“嫦娥三号”进入到环月轨道之前,要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之间进行几次变轨。具体在什么地方“转身”、角度是多少、加速还是减速,这些动作的实现需要精确的数据支撑。要获得这些至关重要的数据,必须收集来自“嫦娥三号”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 16所研制的低温接收机,正是承担接收信号的艰巨任务。  在研制中,该所首次引入超导技术与深度制冷技术,保证新一代低温接收机在-260℃的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接收来自太空的测控信号,这是中国在这一新技术领域首次获得突破。王生旺透露,用仅一元硬币大小的超导滤波器,代替长达两米的传统腔体滤波器,大幅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所有低温部件,均实现自主研发。”王生旺表示。与过去相比,新一代低温接收机首次采用多信道技术,在地面应用系统中,可对接收机数据进行备份,且满足未来星地之间大容量数据传输与更高精度的测控。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昆明、乌鲁木齐4个天文站5架射电望远镜上的6套新一代S/X双频低温接收机,均由16所研制。  新型减震器,呵护嫦娥软着陆  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使用降落伞,为了承受着陆时的巨大冲击,合肥科学岛的科研人员为嫦娥三号研制出新型“减震器”,帮助嫦娥在月球顺利软着陆。  与汽车、飞机上的减震器不同,这种月球探测器上的“减震器”,一方面要有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吸收巨大能量的能力,而这不是一般的减震材料能够消化得了的。为此,中国探月工程选择了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固体所来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而固体所的科研人员也不负众望,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金属。这种新型金属与普通钢不一样,塑性非常好,有着强大的变形能力,通过类似于弹簧一样的“变形”,可以将能量消释掉。  嫦娥三号必须在月球实现软着陆,这将通过发动机反推并调节推力来实现。为避免冲击力“震伤”探测器,探测器需要减震设备。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韩福生博士介绍,探测器主要靠两个设备进行缓冲,“首先就是四只脚,能够抵御纵向冲击。”又因为月球表面不平整,落地时还会产生横向冲击,“这就需要连在四只脚上的拉杆来抵御。”这种横向拉杆,就是固体所的科研人员花费数年时间研制的。  让探测器平稳地降到月球上,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据了解,人类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共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全球仅有美国、前苏联完成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  含多项武汉技术  海创电子相关工程师说,2007年,海创电子曾为嫦娥一号生产过晶体振荡器。海创晶体振荡器是一种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  嫦娥一号项目中,除了武汉海创电子与华工激光,武汉楚天激光还提供了用于飞船红外遥感装置壳体焊接的技术装备。

网友评论

1640190015 2013年12月02日
“玉兔号”即将登月:激光光学设备护航  11月26日,国防科工局宣布,肩负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计划12月上旬择机发射,备受瞩目的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正式定名“玉兔号”。  浩瀚苍穹,璀璨群星,又将见证属于中国的“太空大片”。这部大片的主角——“玉兔号”月球车,将实现中国人与月球首次“零距离接触”的梦想。  那么,现实版“玉兔”究竟啥模样?如何进行探月之旅?又有哪些先进的科学设备?嫦娥三号任务序幕徐徐开启之际,我们将带您一探究竟,揭开中国首辆月球车的神秘面纱。  “从外观看,样机与真机一模一样。”副主任设计师魏然用4句话来形容这个140公斤重的“宝贝疙瘩”: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身材”呈长方形盒状,长1.5米,宽1米,高1.1米,周身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她的肩部有两片可以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好似“黄金甲”上的披风。她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好似哪吒脚下的“风火轮”。  此外,她还有一个长长的“耳朵”——地月对话通讯天线;4只敏锐的“眼睛”——头顶的导航相机与前后方的避障相机;一只灵巧的“胳膊”——负责钻孔、研磨和采样的机械臂……  魏然介绍,身披“黄金甲”,目的不是为好看,而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支持和保护月球车的腹中“秘器”——红外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  “‘玉兔号’是一台长着轮子、能适应恶劣环境并开展科学探测的航天器,一个智能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一位承载华夏儿女探月梦想的巡视者。”谈起中国首辆月球车,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如是说。  “玉兔号”月球车8个分系统:  “玉兔号”月球车由移动、导航控制、电源、热控、结构与机构、综合电子、测控数传、有效载荷8个分系统组成,业内人士形象称之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移动分系统:采用轮式、摇臂悬架方案,具备前进、后退、原地转向、行进间转向、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  ★导航控制分系统:携带有相机及大量传感器,在得知周围环境、自身姿态、位置等信息后,可通过地面或车内装置,确定速度、规划路径、紧急避障、控制运动、监测安全;  ★电源分系统:由两个太阳电池阵、一组锂离子电池组、休眠唤醒模块、电源控制器组成,利用太阳能为车上仪器和设备提供电源;  ★热控分系统:利用导热流体回路、隔热组件、散热面设计、电加热器、同位素热源,可使月球车工作时舱内温度控制在+55℃~-20℃之间;  ★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由结构和太阳翼机械部分、桅杆、机械臂构成,主要为各种仪器、设备、有效载荷提供工作平台;  ★综合电子分系统:将中心计算机、驱动模块、处理模块等集中一体化,采用实时操作系统,实现遥测遥控、数据管理、导航控制、移动与机构的驱动控制等功能;
  ★测控数传分系统:保证月球车与地球38.4万公里的通信以及与着陆器之间的通信;  ★有效载荷分系统:月球车配备的科学探测仪器,包括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  光学及激光设备为“玉兔号”保驾护航  1、落月靠"3只眼"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在“绕月”阶段,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为嫦娥卫星研制了“激光眼”——激光高度计,为我国首幅全月面三维图提供了高程,相当于地球上的海拔高度。即使在无可见光的月面环境下,激光计也能“拍摄”自如。  但比起距离月面一两百公里外的绕月,零距离接触的落月对激光测距精度和速度提出了极高要求。在我国探月初期,嫦娥卫星对月发射一束激光,在月面形成的“激光足印”约有120米方圆范围,而嫦娥三号激光测距的“足印”将小到米级,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可实时监测嫦娥三号着陆器距离月面的高度。  除了这束“大激光”,“嫦娥”还有一道灵敏度极高的“小激光”。当“嫦娥”向月面释放着陆器,着陆器将在接近月面时,通过激光三维成像,进一步“观察地形”,获取正下方图像。如下方不适合降落,它就马上换一块地方,确保着陆点相对更为平坦。这种接近“现场直播”的实时成像需在数秒内完成,为此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制的三维成像系统采用了多源激光并扫、实时成像方法,这种实测方式是在着陆月球时首次应用。  两只“激光眼”之外,“嫦娥”另有一只“红外眼”——红外成像光谱仪。这台仪器置于俗称“月球车”的月面巡视器上,当巡视器从着陆器中驶出,便开启这一关键探测设备。这只“眼睛”不但能在可见光范围获得上百个光学波段的图像,还能用来探索可见光之外的“光”,捕捉月球物质资源放出的红外线光谱。因为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红外图谱”,红外成像光谱仪以极高的光谱分辨率“拍摄”月表物质,并能通过计算机直接将物质分门别类。  对于登月任务以及其后实施的返回任务,卫星发射重量越轻越好,因此“嫦娥”严格控制体重。相关项目负责人上海技物所研究员王建宇透露,此次星载的红外成像光谱仪只有5公斤多,是“嫦娥”3只眼中最轻的,而机载的同类光谱仪重量可达百公斤。今后,这种超轻型成像光谱仪器还能用于火星、小行星等更遥远的深空探测任务。  2、月球“照相机”瘦身到5公斤  安装在嫦娥三号月球车“腹部”的红外成像光谱仪,就像一只敏锐的眼睛,将仔细察看月面的矿物组成—这可是王建宇的最新成果。它原先搭载在飞机上,“体重”超过100公斤,显然不适合上天。为此,王建宇带领团队绞尽脑汁,将它“瘦身”到5公斤左右,可以稳稳当当地装入一尺见方的盒子内,并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使它“目光”敏锐。现在,王建宇就期盼着月球车上的红外成像光谱仪能带回合格的图像。
  激光测距仪和激光三维成像仪则将承担起帮月球车寻找“落脚点”的重任—当月球车离着陆点只有几十公里时,它们将及时打开,以小于1米的精度,实时测量降落高度,其研制难度超过了嫦娥一号上的激光高度计。  2003年,时任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的欧阳自远院士找到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提出研制激光高度计的要求。回想起当时情形,王建宇说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大功率激光上天,国内从来没做过!  这除了要克服真空、失重、高压等困难,激光高度计还要能在200公里外,抓住月面反射回来的微弱激光信号,这就好比要不偏不倚地捕捉一大幅画面中的一个光点。同时,上天的设备就怕能量大,可高度计的激光器瞬时功率高达30兆瓦。在地面上,这个功率能把几米开外的铁板打得直冒火花。  这一强一弱之间,包含着无数难题。经过三年多攻关,王建宇团队终于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与此同时,一支年轻的团队也逐步成长起来。此次随嫦娥三号上天的两个激光仪器就是由当年激光高度计团队带出来的年轻博士黄庚华领衔研制的。  “玉兔号”本领很高强  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可耐受300摄氏度温差  仰望夜空,明媚的月亮婀娜温情。然而,月亮之上,却没有想象中的浪漫。无风、无雨、无空气,而且冷热剧变,这就是真实的月面环境。  “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土壤非常松软,凹凸不平,有石块、有陨石坑,还有陡峭的高坡。在这种环境中,月球车既不能打滑,更不能翻车。”全程参与研制的主任设计师肖杰说。  想要克服这些困难,“玉兔号”必须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本领。  肖杰介绍,“玉兔号”有4只“眼睛”,分别是全景相机和导航相机。通过相机“观察”周围环境,对月面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然后对巡视的路径进行规划。遇到超过20度的斜坡、高于20厘米的石块或直径大于2米的撞击坑,能够自主判断安全避让。  月球车在月面“行走”风险重重,月壤细粒会大量扬起,形成月尘,一旦附着很难清除。月尘可能引起月球车很多故障,包括机械结构卡死、密封机构失效、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等。  在月表形貌综合模拟试验控制室,记者看到一片高低起伏的绵软“沙子”。为模拟月球环境,科研人员特地从长白山运回与月球表面物质成分相近的火山灰,并通过钢丝吊挂月球车,模拟微重力环境。  “我们试验了几千次,就是为了确认哪种车轮的构型更适应月球环境。”肖杰说,“‘玉兔号’在月面巡视时采取自主导航和地面遥控的组合模式,不仅可以自主前进、转弯、后退,还可以原地打转、横向侧摆,确保在危机四伏的月面上畅行无阻。”  此外,月球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50摄氏度,黑夜时低至零下180摄氏度。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利用导热流体回路、隔热组件、散热面设计、电加热器、同位素热源,可耐受300摄氏度的温差。
  “零距离”接触38万公里外神秘月亮  “着陆器通过反推发动机缓冲,在月面上徐徐降落,舱门打开,弹出斜梯。月球车缓缓舒展蜷缩的身体,调整好姿态,走出舱门,滑下斜梯,开始漫步月球……”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欧阳自远,这样描述“玉兔号”月球车登临月球的场景。  “此前,‘玉兔号’月球车由着陆器背负,通过光学、微波等敏感器测量,在月球上空悬停、平移、避障,选择最佳着陆点安全降落月球表面。”欧阳自远说,“在这个过程中,着陆器将采取路径优、燃料省、误差小的模式实现安全着陆。”  欧阳自远说,“玉兔号”月球车堪称一款非常聪明的机器人,依靠自主导航,选路线、上下坡、避障碍,走走停停,边走边“看”,并把探测到的数据自动传回地球,帮助人类更加直接、更加准确地了解38万公里外神秘美丽的月亮。  据介绍,“玉兔号”月球车底部安装了一台测月雷达,可发射雷达波探测二三十米厚的月球土壤结构,还可以对月球下面100米深的地方进行探测。“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欧阳自远说。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有限的时间,迫使“玉兔号”月球车高效工作——依靠各种先进设备,对月表进行三维光学成像、红外光谱分析,开展月壤厚度和结构科学探测,对月表物质主要元素进行现场分析,等等。
1640190015 2013年12月02日
欧洲空间局助中国登月:采集任务信号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据欧空局官网报道,在嫦娥3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之后,欧洲空间局(ESA)的追踪站网络马上开始了运作,为其为期5天的月球之旅提供关键支持。12月2日凌晨01:30,搭载嫦娥3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中国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128797欧空局的库鲁测控站128795欧空局的库鲁测控站128796追踪网络控制室嫦娥3号包括着陆器和一辆六轮的“玉兔号”月球车,将于12月14日在月球的虹湾着陆。这是自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探测器之后,第一个登陆月球的探测器。在发射之后,欧空局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测控站立即开始了任务信号采集,并代表北京控制中心进行命令的上传。在为期5天的登月之旅中,每天都要进行这样的跟踪。之后,在嫦娥3号降落和着陆之后,欧空局的深空站将对其路径和触地进行精确定位。“来自我们地面站和飞行动态团队的专业意见,以及世界各地的跟踪站网络(Estrack)所提供的尖端技术,在中国这次登陆器及月球车前往月球的过程中提供了帮助,对此我感到非常骄傲,”欧洲空间局载人航天与运营的主管托马斯·莱特(Thomas Reiter)说,“在未来探索行星、月球和小行星的过程中,无论是人类还是机器人任务,像类似的国际合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好处。”目前,位于德国达姆斯塔特的欧空局Estrack控制中心已经开始运作。在嫦娥3号发射后44分钟左右,库鲁站直径15米的碟状天线将开始接收第一组信号。库鲁站还与中国的测控站合作,为12月6日嫦娥3号进入月球轨道,以及12月14日的下降和着陆过程提供测控支持。着陆器降落以及月球车的操作命令将通过中国的两个测控站进行传达,分别是位于新疆的喀什站,和位于东北的佳木斯站。“在登陆器和月球车到达月球表面之后,我们将使用位于西班牙塞夫雷罗斯和澳大利亚新诺尔恰的35米直径深空天线,为其提供‘delta-DOR’定位测量服务,”欧空局Estrack控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埃里克·瑟伦森(Erik Soerensen)说,“通过‘delta-DOR’技术,我们可以计算出高精度的着陆地点,这将为中国同行们对登陆器进行精确定位提供帮助。”在着陆过程中,塞夫雷罗斯和新诺尔恰的深空天线也将记录嫦娥3号的无线电信号,这将帮助中国国家航天局重建着陆轨迹,为未来探测提供参考。此外,一组中国工程师团队也将前往德国达姆斯塔特,“尽管Estrack控制中心非常国际化,但没有人会说中文,因此中国同行们的到来,将有效地帮助我们应对可能发生的未知问题,”埃里克·瑟伦森说,“双方正在利用国际化的技术标准,保证我们的测控站和控制中心与中国的任务和地面系统进行交流。”(任天)